张小龙 | 产品观之需求篇

Finder / 2024-02-08


最近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确定一个需求的?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能说出来的每一种可行的方法,最终发现可能都是不科学的。因为需求本身是属于感觉层面的东西。

在这里想分享一些观点,可能对大家固有的观念是一个挑战。

对于新点子,99%的情况下否定是对的 #

当你要去判定这个点子该不该做的时候,很简单,否定、不做,就可以了。

不要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 #

用户的反馈只是帮助你了解到他们的想法,而用户的需求是零散的,解决方案是归纳抽象的过程。

关于“零散”和“归纳抽象”,此刻我的理解是,产品注定无法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需求和解决方案不是1对1的关系,而是n对1的关系。因为用户的想法并不是同时发生的,所以在归纳抽象时,很难预期未来还有出现哪些可能的场景,这就给归纳抽象造成了困难。 合理的方式是,产品遵循自己的发展思路,将用户提出的需求在现有产品结构中进行归纳抽象,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最大程度减少系统外的需求。在系统稳定性与需求琐碎之间做取舍。

从同类产品里找需求 #

可能这是一个最省事的办法,但却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不是说不能从同类型产品中找需求,而是找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理解用户,理解需求的底层逻辑。理解自己产品与别人产品的差异,从自身产品的核心价值出发,判断是否跟进。

不要听从产品经理的需求 #

需求只来自你对用户的了解,这里非常想强调几点:第一,需求不来自调研;第二,需求不来自分析;第三,需求不来自讨论;第四,需求不来自竞争对手。

如果仅是让用户反馈某个细节的功能,好用还是不好用,用户可能会告诉你,这对细节功能的改进是有价值的,但是用户绝对不会告诉你,你们帮我做一个“摇一摇”或者“做一个看附近的人”吧。所以,决定新功能开发的调研,是没有意义的。

无论是用户调研还是数据分析,在功能优化方面的价值远高于新增功能方面。所以,不要试图通过用户调研或数据分析来确定是否需要新增一个功能。新增功能更多依赖我们对用户的理解和理性的判断。

每天花一个小时看普通用户在微博上谈论他们是如何用你的产品的,这个习惯一直坚持着,而这个习惯形成也是很容易的。微博上看到的信息可能不如调研结果来得具体详细,它更多的是让你感受到一种潮流。所谓潮流是指不同的用户群体,他们的生活工作模式是怎样的,在空闲的时间他们喜欢做什么,这些是全局性的感受。

这里强调了2件事,第一:用户调研是需要的,他能让我们更加定量的,细致的了解用户;第二,长期的观察用户可以让我们构建全局性的感受。两者互补,都需要成为日常工作的重点。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产品 #

这需要你去感知整个时间、空间与用户的变化,只有感知到,才能把握住不同时代的新事物。如果感知不到,就只能停留在满足过往所认知的用户需求的阶段。

需求没办法调研出来,微博上的用户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但更多时候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去理解其他人,虽然我们经常说“我很理解你”这样的话,其实都是假话,我们怎么可能理解别人呢?再比如说“换位思考”,其实怎么可能换位思考呢?我们也没有办法理解那么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只能从自身的理解来想象,一亿用户两亿用户或许跟我有一样的想法。

所谓同理心,大概也就是最大程度的成为对方,然后基于此,展开感性和理性的思考。感性认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理性判断这种好是否有普遍性。

找到需求背后的心理诉求 #

一个外面的朋友跟我说:“你们做漂流瓶,真的是好了解用户啊!你看你们做的漂流瓶,帮助那些男 男女女们在这里‘勾勾搭搭’。”其实我们做漂流瓶的愿望是很美好的:做漂流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交友,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交友是一种需求,但是交友不是全部。漂流瓶首先是想帮人解决倾诉和好奇的欲望,其次才是交友的欲望。

我们发掘的是用户背后的心理诉求,这点是做产品的人最应该去思考的:**我们不是在做一个功能,而是要怎么满足用户的诉求。**这也是微信最基本的产品思路。

基于用户诉求,我们的功能可以发生很大的变动,偏移。或许最优解是在现有产品框架下找到满足用户心理诉求的解决方案。

心理满足的驱动力远胜工具甚至省钱 #

如果微信的卖点是很省钱每个月省 10 块钱,这样的驱动力确实很不够。但是如果说每个月交 10 块钱可以看到附近酒吧有哪些人,可能会让人很兴奋。

什么事心理满足?我理解是 张小龙 | 产品观之用户篇 中提到的贪嗔痴、时尚等用户心理。

“爽”胜过功能 #

我们发现,产品能让用户形成口碑的话,一定要让用户说“爽”。如果用户说不出这个字来,证明我们的产品还没成功,也不会被传播。如果要说两个字的话,就是“好玩”。

我自己在设计MVP版本时,关注实用性有余而体验性不足。这里应该是个提醒,用户情感诉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产品早期版本就应该给与满足。

为群体效应而做:附近的人 #

人总是天生地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我周围到底有哪些人?”这是一种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在远古时代表现为人走在森林里想知道周围有没有人甚至动物出没,来到现代也一样。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产品里面,也应该天然就有这样一个功能可以看到周围的人。

群体效应里面最有意思的一块:把所有群体拉到一个环境里面,给他们制定一些规则,他们会发生什么,我们掌控不到。不可预知性、不可测性是互联网产品的意义所在。他们会自己运作,他们会自己发生很多故事,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精彩,我们只需要提供这样的机制出来就可以了。“附近的人”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群体性,人人都是贡献者,人人也是获益者。

功能既具备人的心理驱动因素,又有群体效应,我想这肯定能有很大的影响力。

为想法而做:朋友圈 #

为什么要做朋友圈?很多时候是因为现有的产品都不够好用,我们要做一个东西给自己用,用别人的产品总是不如用自己的产品。

我们想想大家用微博的出发点是什么?我想是大家内心缺少一些东西,需要在微博上去获得填补,这缺少的是什么东西呢?那是一个形式,你必须在一个形式里面表现一些东西,从而获得存在感或者自我价值认同感。我们通过在微博上发表信息,让人知道我是存在的。朋友圈的基础是,人们都需要在朋友的关注里存在。而手机因为随时随地的特性,便成了最好的媒介。“人总是需要三五个好友”,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句话呢?因为朋友多并没有很大的作用。记得很早以前 Twitter 上有一个数据研究:一个人在 Twitter 上有多少个双向关注者的时候才是最活跃的。从 1 到 10这个区间,活跃度上升,而超过 10 个以后,活跃度反而开始下降。因此,一个人的好友增多,并不会带来更高的活跃度。

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朋友圈里面好友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会更轻松一些,处于私密空间的需求,并不需要把所有好友关系都暴露无遗。

以上的这些思考,组成了朋友圈的理论或者认知基础:我们要做的朋友圈是私密的,可以很方便地 跟好友互动,但是又觉得很舒适,没有心理上的压力。而且我们觉得这些认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任何人都可以接受,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方向做下去了。而不是因为有一个 Path,有一个Instagram,有一个 Facebook,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一样的。假如是这样的初衷,一定是做不好朋友圈的。

只抓主场景,不做全功能 #

这里的道理,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这里讲一个案例:比如我们想朋友圈只能发照片,不能发纯文字。但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要,我们把发纯文字的入口,放在一个隐秘的地方。对于一个普通 人来说,发 140 个字是很困难的,但发一张照片是很容易的。因为发 140 个字需要经过思考和编辑,前面我们说过,人是很懒的,不爱学习也不爱思考,所以让他写一句话来归纳形容他的所见所闻,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的记录来表达,就容易很多,也很有成就感。

这里强调,全没有意义,抓住主要矛盾才是关键。虽然我不认可微信纯文本的解决方案,但认可其背后的思考。就行我们instagram的UGC点击直接让用户进行拍摄,而不是进入相册,也不是让用户选择拍摄视频还是照片,我们相信用户有发布图片、文字、视频的需求,但是,最重要的是图片视频,其他的都可以后置,这就是主要场景。

需求来自对信息流的理解 #

这里的一个理念是所有信息都是可以推的,更深层的前提是,所有人都是很懒的,懒到不想自己去装任何信息,就希望有人给你装到你的口袋里,装到你的手机里,你才会去看看,而不会自己去 找。

所以微信会成为一个 Push 中心,将来所有的信息都从微信推过来,我们认为微信应该朝大的 Push 平台这个方向去做,连接用户与所有产生信息的第三方。媒体、自媒体,甚至明星艺人等,都可以接入我们这个平台,甚至包括周边的小餐馆,因为他们都可以产生信息。所有的信息,在前一个互联网时代都是需要到 Web 上面去看、去搜索的,而将来,我们希望所有的信息都能自动推过来。对于用户来说,每天都有内容推过来,他很快就看了

对未来的理解比当前的需要更重要 #

对未来的理解可能比当前的需要更重要一些。或者很多同事觉得我有点“神经质”,因为我喜欢研究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个过程很好玩,我喜欢想象,未来用户会怎样去使用我的产品,未来的物品如何交互。

可以理解为这是对未来的构建,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假设。就像城市建设一样,除了城市规划人员,没有人能想象一条马路应该出现在这里或者哪里。

最后一刻才决定新版本特性 #

微信的每个版本之间没有任何的计划,往往是上一个版本已经发布了,才开始想下个版本该做什么。所以如果你现在问我,微信两个月以后的版本会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能告诉你,因为还没有决定呢。

因为互联网产品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没有人可以在一年以前规划好,一年以后该做什么,甚至一个月前都觉得时间太长了。因为一个月以前的想法和今天的想法已经有区别了,所以我们在最后一刻才决定的东西才能符合我们最新思路的变化。

但这并不意味最后一刻才开始想这个问题,这是想不到的,而是说整个过程里,我们每天都在想有哪些东西是好玩的,是值得去做的。一不小心又说到“好玩”两个字,这才是要点,因为最终我们希望用户说,我们的产品是很好玩的。

#张小龙 #微信 #产品经理

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4-02-08